走进黑龙江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越野滑雪竞赛场地内,栉比鳞次的媒体工作间、打蜡房、运动员休息室等临建功能房一应俱全,周边充满“亚冬”元素的形象景观氛围抬头可见……
坐在亚布力滑雪场的观光缆车里,俯首望去,索道下的巨幅“地贴”景观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从2024年4月下旬至今,在过去的260多个日日夜夜,哈尔滨亚冬会亚布力雪上景观临建专班副主任田强和“战友”们,为之付出了无数辛劳与汗水。
每天接打百余电话:用坚守做好份内之事
1月15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冬季两项滑雪竞赛场地施工现场见到了田强,这位来自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中年“铁汉”,因长期坚守工地,如霜染过的头发与黝黑的脸庞,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形成了鲜明对比。
“作为项目负责人,要确保施工进度以及现场的有序推进,还要确保质量符合设计和标准规范要求,现场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在同记者交流不到十分钟,田强就接了6个电话,有的是需要他协调安排工程车辆,有的则是询问他现场施工进度。
为了确保按时完成形象景观布置和临建设施项目,田强根据项目竣工时间,拟定每一阶段的作业时段,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特殊天气等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合理安排提前量。
“我这里需要一辆雪地摩托。”“好,马上安排人开过去。”“我们需要上山作业,请联系一下索道缆车。”“别着急,你们先过去,我用电话对接。”……一路走来,田强的电话几乎没停过,这边要材料,那边要机械;这边临时出现问题需要解决,那边要求审核检查工程质量。
对于这些份内之事,田强处理得井井有条,他笑着说:“施工现场事无巨细,像这样的问题,每天都会有一大堆,都要第一时间给出解决办法。忙时一天下来接打上百个电话很正常,有时微信电话也是不断。”
四天完成首个地贴:用匠心扮靓赛场风景
亚冬会雪上景观氛围营造,是一项事无巨细的工作,项目分布广、各有特色,施工标准、难度都不相同。为将亚冬会会徽、亚冬会口号、亚冬会标语等“亚冬”元素融入景观之中,田强同战友们历时90多天,先后研究绘制了100余张样图。
“现在我们看到是第一个完成的地贴景观,面积达180平方米,而且仅用了4天时间。”坐在亚布力滑雪场1号索道的观光缆车里,田强对记者介绍说,像这样的地贴景观,他们在8个雪上竞赛场地周边共布置了12处。
亚冬会雪上景观氛围营造工作的主要工期是在秋冬季节,为确保施工顺利推进,品质达到要求,田强经常穿梭于有关部门和施工队伍之间,并就一个个项目进行细致的沟通,有时连瓶矿泉水都不记得喝上一口。特别是寒冷的冬季,使用登高车在外作业期间,他和战友的眼睛时常被风吹得通红、手掌也冻裂了多次,却依然坚持着。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楼体字、屋内墙、V型板、人行天桥、赛道安全围网等建筑景观装饰4800余处,总面积达14200多平方米。”欣赏着“亚冬范儿”十足的“作品”,田强信心满满:“这些形式各异的景观,不仅成为亚布力雪上竞赛场馆靓丽的风景,也能让来宾们进一步感受到冰雪文化的魅力,同时还可以彰显哈尔滨的文化底色。”
和战友在工地跨年:用汗水浇筑临建设施
早起是为家常、醒后就跑现场,平均每天10000多步的丈量,几乎让田强在亚布力期间成了“工作狂”。
“我主要负责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竞赛场地的景观布置和临建设施安装,以及其他6处雪上竞赛场地的氛围营造。”田强介绍说,从去年4月下旬开始收集各部门需求、踏查场地、制定分配计划,至8月初项目施工,再到目前所有项目即将完工期间,他几乎每天都要到现场看一圈。记者在田强的微信运动记录上看到,最高已超 30000步。
刚接到亚布力雪上竞赛场地景观氛围营造与临时设施搭建任务时,大家感到了不小的压力:一方面,距亚冬会开幕不到10个月,时间太紧张了;另一方面,在高寒和强风的环境下,临建设施与固定建筑相比会受到很多条件限制。尽管如此,田强和战友们还是特别兴奋,准备大干一场。
在施工现场,田强经常是来的最早、离开最晚的人。由于雪上竞赛场馆项目建设任务重、时间紧、情况复杂,白天施工,晚上还要进行各种讨论和研究,田强有时候忙得根本不知道时间,工作完之后发现周围的人都已经下班了。
去年12月31日下午,田强和三五战友深入所负责的两个竞赛场地,检查临建功能房用电安全,以及室外防滑设施安装情况,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1点多,全然忘记了“跨年夜”……
组织踏勘竞赛场地施工点位120余次,安装各种工作室、休息室等临建功能房119间、安保岗亭45个、监控设备116套、赛道安全围网 11000 多延长米,用时35天完成了三座人行天桥及附属设施的搭建……这一组组数字彰显了田强和战友们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也是他们用担当与坚守、用匠心与汗水书写雪上“亚冬范儿”的真实写照。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能为亚冬会雪上竞赛场地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不仅意义深远,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田强告诉记者,从国家冰壶队退役多年,一直有个梦想,如今再次走进体育竞赛场地,令他特别欣慰,倍感振奋。
撰稿:钱玺勇
摄影:Amur
来源:亚布力山地媒体中心